专家警示:巴拿马的灾害风险比30年前更高

【巴拿马中讯网根据本地新闻编译】拉丁美洲与加勒比地区已成为全球第二个最易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地区。由于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率与强度不断增加,这一状况正在恶化,并与气候变化直接相关。这一严峻形势迫使各国政府重新思考策略,将投资重点转向防灾与风险减缓,而非仅在灾后修复损失。

相关分析出现在《Radar》节目中,参与讨论的包括: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办公室(UNDRR)区域负责人Nahuel Arenas、巴拿马国家民防系统(Sinaproc)副主任Malixie Rivera及前任主任José Donderis。

Nahuel Arenas指出该地区的警示性数据:“自2000年以来,拉丁美洲与加勒比地区平均每年记录约90起极端灾害事件,其中90%为气候或水文气象灾害。”

他补充道,这些事件造成的经济影响巨大,例如飓风Melissa带来的损失“可能相当于牙买加年国内生产总值”。

这位联合国专家强调,灾害并非“天然发生”,而是“发展问题”的结果——源于人类在城市规划、土地使用及基础设施方面的决策。

“如果因为规划不当或基础设施薄弱,使人们暴露在危险之中,那灾害就会发生。”

Arenas还警告极端天气的加剧速度惊人:“如今风暴可在24至48小时内从普通热带风暴升级为五级飓风,正如上周的Melissa所示。”

他表示,尽管全球已在努力降低灾害死亡率,但“受影响人数和经济损失仍未减少”。

巴拿马案例:脆弱性上升

从国内角度看,Sinaproc副主任Malixie Rivera指出,气候变异正使越来越多的社区受到影响。她提及Tonosí的案例:“去年只有少数社区受灾,而今年受影响的社区数量已增长三倍。”

前Sinaproc主任José Donderis则直言,巴拿马的脆弱性明显上升。他以“水、基础设施、土地规划”三要素为例解释问题:
“巴拿马现在比过去20至30年更加脆弱。许多地区的基础设施已无法承受洪水流量,加上城市扩张缺乏规划,导致洪灾范围更广、破坏更大。”

防灾与韧性建设的紧迫性

三位专家一致认为,必须将风险管理从“救援导向”转为“预防导向”。

Arenas指出,根据研究,“每投资1美元用于基础设施韧性建设,可节省4美元的重建成本。”但遗憾的是,该地区用于风险减灾的国际合作资金仅占1%。

Donderis批评缺乏强制执行风险规范的机制,并指出巴拿马尚未对在高风险地区购房的居民提供足够保护。他呼吁强化Sinaproc的职能与资源:

“Sinaproc仍隶属于政府部。若不赋予其更多独立性和后勤资源,就无法有效应对大规模灾害。”

Rivera补充说,Sinaproc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应急反应,而是“如何组织社区、让民众掌握防灾能力”。

Arenas总结道,解决之道在于建立“全社会参与的防灾文化”,让防灾意识从童年开始培养,使人们“停止制造新的风险”。

三位专家的共识十分明确:
巴拿马必须加大风险减缓投资,规划长远发展,并赋能社区应对日益极端的气候。
预防,正是唯一可持续的道路,既能保护生命,也能避免更大的经济损失。

TVN原文标题:Expertos advierten: Panamá es hoy más vulnerable a desastres que hace 30 años

Publicaciones Similares